随着养殖业的发展,羊的养殖也朝着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,传统的以放牧为主的形式,也更多地向圈养转变,尤其是育肥羊这种转变更为明显。而在养殖生产过程中,羊的尿结石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常见和多发的问题,尤其是育肥羊,常常给养殖朋友带来了意想不到损失。
羊尿结石是羊的一种代谢病,是指在肾盂、输尿管、尿道内生成或存留的碳酸钙、磷酸盐等盐类结晶,通常以磷酸盐为主,使羊排尿困难,并引起泌尿器官发生炎症的疾病。临床上以腹痛,排尿障碍和血尿为特征。该病以尿道结石多见,而肾盂结石、膀胱结石较少见。种公羊和阉羊及舍饲育肥羔羊易于发生,母羊较少发生。
1、饲料、饲草因素:
日粮中的钙、磷比例失调。一般来说饲料中钙、磷的比例应维持2:1,至少不低于1:1。育肥羊的日粮属于偏精料型日粮,而谷物含有非正常的钙、磷比例,为1:4到1:6,因此在日粮谷物比例高的情况下,就会导致大量的磷进入到尿中。首先是因为过多的磷进入羊体内。其次更为重要的是反刍动物的唾液含有丰富的磷。当饲喂偏精料型日粮时,由于精料不能促进唾液的大量分泌(粗饲料能促进唾液的大量分泌,使体内较多的磷随唾液进入消化道随粪便排出体外),更多的未能随唾液分泌的磷就只能从尿中排出,导致尿的磷酸盐结石产生。
2、饮水量的因素:
饮水量不足时,使尿的浓度增高,尿的矿物质处于超饱和状态(脱水是各种结石发展的关键因素),是发生尿结石的危险因素。如冬季天气寒冷,水温低,饮水易结冰,羊的饮水量明显减少,极易诱发尿结石。
3、生理和阉割的因素:
由于尿道的长度和直径的原因,尿结石更多的是在公羊出现。早龄阉割导致有关性激素(睾酮)缺乏,影响到阴茎和尿道的发育。早龄阉割的阉羊,因其尿道直径小和疤痕组织,因而更容易出现结石阻塞。
4.维生素缺乏:
维生素A缺乏可导致尿路上皮组织角化,促进尿石形成。
5.感染因素:
肾和尿路感染发炎时,炎性产物,脱落的上皮细胞及细菌积聚,可成为尿石形成的核心物质。
6.其他因素:
遗传因素,机体内分泌代谢紊乱,大量应用磺胺类药物等均可促进尿石的形成。
1、山羊比绵羊容易发病
2、大羊比小羊容易发病
3、冬季比夏季容易发病
4、公羊比母羊容易发病
5、胖羊比瘦羊容易发病
6、圈养比放养容易发病
尿结石临床症状各不相同。
病羊通常从烦躁和焦虑开始。
病羊可出现腹痛、尿滴、尿道扩张和破裂等症状。通常会食欲下降,弓背和腹部水肿。可能会踢自己的腹部并用力排尿。滴落的尿液可能含有血迹。
随着疼痛和不适的加剧,病羊将自我隔离。
在山羊中,叫声和尾抽搐可能增加。
如果不治疗,病羊将在膀胱破裂时死亡,尿液充满腹腔并被血液吸收。
本病的治疗原则是消除结石,控制感染,对症治疗。常用下列方法和药物。
1、改善饲养管理,保证足够饮水(闭尿时限制饮水);
2、排石:(1)中医药治疗:中医称尿路结石为“砂石淋”。根据清热利湿,通淋排石,可用中药金钱草,消石散 肾石通等
(2)水冲洗:导尿管消毒,涂擦润滑剂,缓慢插入尿道或膀胱,注入消毒液体,反复冲洗。适用于粉末状或沙粒状尿石。
(3)尿道肌肉松弛剂、利尿:当尿结石严重时可使用速尿,双氢克尿噻,2.5%的氯丙嗪溶液肌肉注射
(4)手术治疗:尿石阻塞在膀胱或尿道的病例,可实施手术切开,将尿石取出。
3、防止细菌感染∶ 可使用银黄蟾独+头孢噻呋钠注射液肌肉注射。
和大多数疾病一样,预防尿结石比治疗更有意义。
1、合理搭配日粮
可以通过调整日粮中钙磷比大于2∶1(甚至3∶1)加以预防,钙磷比绝对不能低于1∶1。高钙日粮能有效减少胃肠道磷的吸收。谷物(玉米、大麦等)的钙磷比非常低,一般是1∶4 到 1∶6。因此,谷物原料需要与其他原料或矿物质搭配形成一个具有适当钙磷比,符合营养需求的日粮。豆科牧草(苜蓿、三叶草等)是很好的钙来源可以做为日常补充。此外,粗饲料会增加唾液分泌和反刍,从而增加尿液中磷酸盐的排泄量。
2、充足饮水
平时应适当增喂多汁饲料或增加饮水,以稀释尿液,减少对泌尿器官的刺激,并保持尿中胶体与晶体的平衡,减少尿沉渣沉积。夏季要保证饮水充足,冬季尽量让羊饮温水,提高饮水量。
3、避免早期阉割
早龄阉割羊是出现尿道结石的一种危险因素。如果要对公羊进行阉割,应尽量避免在3月龄前进行。
4、补充维生素
维生素A可以减少膀胱上皮细胞的脱落,而上皮细胞正是形成尿石的母体核心。
建议用黄金组合长期拌料或饮水,可有效减少尿结石的发生。
5、适当添喂氯化铵
氯化铵能降低羊尿的PH值,使尿更偏向酸性,从而达到溶解尿结石的目的。用量为干物质的1%或总日粮的0.5%,或采用每只每公斤体重40毫克用量,但不宜长期饲喂。